大明:我重生成了朱允炆_第248节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248节 (第1/3页)

    ??赵大宇询问道。

    ??银铜兑比已是如此,怎么可能不吃大亏?

    ??按照赵大宇的盘算,十万贯铜钱,凭空要少三万贯,这还不叫大亏?

    ??梁成同没有喝酒,而是倒了一杯茶,品了品,说道:“在说出路之前,我需要告诉诸位,朝廷正在制备全新的大明宝钞,洪武昏钞将会逐渐回收废弃,改用新版钱钞。你们想要出路,减少自己的损失,条件就一个,当朝廷发行新的大明宝钞时,诸位门下所有商户,配合中央钱庄,流转新钱钞。”

    ??“新的大明宝钞?”

    ??魏艋、赵大宇等人面面相觑。

    ??梁成同重重点了点头,道:“你们放心,新版钱钞将会直接挂钩银铜,绝不会存在滥发之可能。日后流转时,随时可拿新版钱钞至钱庄,兑取相应银铜,哪怕是昏钞,也不会收取半文钱。”

    ??“若是如此的话,我们定当全力配合。”

    ??魏艋坦然接受。

    ??这种事,不接受也不行啊,朝廷法令谁能违背?只不过是主动配合与被动接受的区别。

    ??梁成同看向其他人,一众商人都见识了中央钱庄的财力,加之中央钱庄的背后是皇上,是朝廷,绝不会食言而肥,也纷纷点头答应。

    ??梁成同十分满意,这就为新版大明宝钞的发行,铺好了路。

    ??“大人,我们到底该怎么做?”

    ??赵大宇心忧如焚。

    ??梁成同嘴角含着笑意,缓缓说道:“皇家中央钱庄将于一个月后,于杭州、苏州、北平等铜荒之地设置分店,若诸位能把握机会……”

    ??第二百九十六章 放贷利率那点事(三更)

    ??户部。

    ??黄子澄翻看着账本,面色变得尤为凝重,对走过来的卓敬与夏元吉说道:“你们看过了吧,皇家中央钱庄在短短时间内,已吸入银二百八十万两,剔除放出的铜钱,还有一百二十万两新增存余,若加上最初储备,钱庄内至少有两百多万两银钱。”

    ??两百多万两,是一笔巨大财富。

    ??卓敬点头,道:“皇家中央钱庄挂着皇家的招牌,在民间的信誉自是无可匹敌,原本小心翼翼的百姓,也兴起了存钱热。皇上借助平抑银铜的举措,树立了中央钱庄的威名与信誉,百姓信,这就是钱庄壮大的根本。”

    ??夏元吉走到暖气片旁暖着冰冷的手,说道:“下官研究过钱庄的运作,吸储给息,看似是吃亏,然钱庄在走放贷之路。商人若向钱庄借银钱,一年期交还本金后,只需给百分之十的息。”

    ??“多少息?”

    ??黄子澄豁然站了起来,惊讶地问道。

    ??“百分之十,即岁万息一千。”

    ??夏元吉平静地回道。

    ??黄子澄深吸了一口气,说道:“若是如此的话,那商业大兴已是可期!”

    ??借贷自古有之,借贷利率自然也伴随而生。

    ??在三千多年前,西周官方便施行了差异化的赊贷制,若是百姓赊买货物,则约定好付款日期,逾期需要支付百分之五的利息。若是商人借贷做生意,则收取百分之二十五的利息。

    ??《周礼》中记载:“民之贷者取息有至二十有五”。

    ??从借贷利息上来看,也可以看出重农抑商。

    ??汉代针对借款利率给了法律规定,在《汉书·货殖传》中记载:“农工商贾,大率岁万息二千。”即借一年期的一万铜钱,利息是两千铜钱。

    ??只是在两汉之间的王莽时期,官方修改了借贷利率,王莽规定月息为百分之三,看似很低,但转换为年利率,则高达百分之三十六。

    ??后来唐、宋时期,无论谁上台,官方放贷利率大致都遵循了汉制,即百分之二十的标准。北宋熙宁变法中,青苗法规定:百姓从官府借贷青苗钱的利息,“则二分(利息)者亦常平之中正也”。

    ??这只是官方的,至于民间的,借贷利率就更惊人了。如北宋初年,富人借给百姓的钱,利率高达百分之百,直接翻了一个跟头。

    ??宋太宗端拱年间朝廷下令:“有取富民谷麦资财,出息不得逾倍”。

    ??这个法令的颁布,便是为了遏制当时翻跟头的高利贷,若非这种现象很是寻常,影响恶劣,恐怕也不会引朝廷出手。

    ??元代,斡脱商人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